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基本简介

双江是长沙县老区镇,唯一最具原生态山水环境特色镇,海拔604米的龙华山为长沙县第一高峰,落于双江镇,神秘的龙华山瑞云峰鸡鸣三县,双江党委、人大、政府精心建设龙华旅游区,强力打造龙华旅游业的决策中不断开发。
双江镇盛产粮、猪、茶、果、林、竹,现已形成了万亩优质稻、万亩良种茶、年饲养量十万头良种猪、万亩杉木林、万亩油茶和五千亩楠竹等六大农业产业。
双江镇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农业方面: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.2亿元,2006年为1.39亿元。工业方面:2004年工业总值为2.42亿元,2005年为2.8亿元,2006年达3.2亿元;2004年招商引资2100万元,2005年为2780万元,2006年达3960万元。财政税收方面:2004年为268万元,2005年为301万元,2006年为328万元。农民收入方面: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00元,2006年达4087元。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,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历史区划
双江镇是长沙县北部最偏远的边关镇,地接平江与浏阳市,双江镇是长沙县唯一的革命老区镇,该镇曾于1928年至1935年期间,其红色政权隶属于平江县第二十区管辖,自大革命时代至1979年的对越还击战,全镇为国捐躯、在册登记的革命烈士达287人,为长沙县烈士总和的二分之一还多,双江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,双江曾被誉为烈士之乡,革命摇蓝之地。经受了大革命严重创伤后的双江,俱如其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,其经济社会的发展,现仍比不上发达乡镇,而双江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,古老的传统风俗和国学,以及天生的龙华山高峰与其群山峻岭,自然的景观,美丽的传说,自然山水与风光在全县都独占鳌头,近年有人称双江为长沙县的香格里拉,是因其至今仍保留着一方天生的自然环境,仍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之貌。
双江镇原属乡建制,2002年8月实施撤乡建镇,2004年8月实施村级区划调整,由原15村调整合并为10个行政村,2003年9月罗代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。双江镇10个行政村为:大桥、农裕、团山、青山、龙华、石板、赤马、双江、石井、山笔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历代名人
双江镇人杰地灵,近代以来,名人辈出,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吴彪将军就出生于我镇山笔村山边坳组,还有出生于双江村梯公楼组的罗季元大校(62年病逝时军衔),十四大、十五大期间原中组部副部长杨建生出生于双江镇石井村王家桥组,国画大师徐悲鸿夫人、现任全国政协委员、徐悲鸿纪念馆馆长——廖静文女士亦出生于双江镇团山村铁向坡组,原国民党高级将领——袁守谦先生亦出生于双江镇石板村湾里屋组,当代仍有不少双江镇籍优秀同志工作在省市县及其部门的领导岗位。全镇乞今旅外华侨还有50余户。主要旅居于台湾、香港等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地理位置

双江镇位于长沙县北部边关,座落于长沙、平江、浏阳三县(市)交界的龙华山下,镇域东南与浏阳市社港、龙伏、赤马三镇毗邻,东北与平江县三阳、瓮江两镇接壤,西南、西北均与本县金井镇相连。气候温和,镇内龙华山为湖南省五大暴雨区之一。双江历有长沙县粮仓之称,盛产稻谷、红薯、牲猪、茶叶。罗代大围子黑猪,简称“罗代猪”,是双江独有的特产,也是湖南省地方优良牲猪保护品种。双江无任何外境域水流入,为捞刀河发源地之一。
双江镇辖10个行政村,1个社区居委会,169个村民组,2.3万人口,1.97万亩耕地,5.7万亩山地,0.8万亩山塘、水库、河流等水面,镇域方圆66.4平方公里,距省会长沙70公里,距县城星沙50公里,从长沙和星沙经省道207线至金井镇白茅田处进入县道拔薯线直达双江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经济发展
进入21世纪,双江镇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崭新时期,全镇已形成了以优质稻、罗代猪、良种茶为龙头的粮、猪、茶、果、林、楠竹、蔬菜等七大农业产业,打造了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,万亩良种茶园、年饲养量达10万头良种猪、万亩楠竹基地、五千亩小水果和五千亩蔬菜的农业产业规模,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,依托着山区的丰富资源,农村山区工业同步发展,已发展各类中、小型企业22家,2007年末全镇工农业产值为5.6亿元,对比2002年的2亿元,年递增速度为20%,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92元,对比2002年的2228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364元,固定资产、基本建设投入为0.8亿元,招商引资达3460万元,财政收入达674万元,对比2002年的252万元,增长167%。
双江镇农村工业正在加快发展,2008年全镇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已达2.2亿元,虽然乞今为止,双江尚未发现可采矿产资源,但双江农业资源、劳力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十分丰富,稻谷、红薯、茶叶、牲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鱼、鹅、楠竹、林木以及小水果蔬菜等农林牧产品面广量大,纯绿色产品、加工商机无限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基础建设

现代双江交通四通八达,从双江至金井镇拔茅田7公里,即上S207线40分钟可到星沙,1个小时可到省会长沙。双江有双清公路直达平江县城,车种半小时,有双社公路经半小时车程可直达浏阳市社港镇与赤马镇,全镇已完成了村组水泥公路150多公里,即百分之百的村都有水泥公路,70%的组建商品集散中心。双江集镇建设起点高,始终坚持了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合理布局、快速发展的方针,双江集镇的建设与管理成就为全县所瞩目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文化发展
双江镇农裕村于2005年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范村,该村已建设了大型农业产业良种茶种植基地200公顷,在山地上连片开发,形成了十里茶廊绿色产业带。
高山有好水,双江的龙华山泉经省市卫生部检测,为众水之首,现省市县卫生系统均饮用龙华纯净山泉。龙华山泉之纯静、味美、无杂味,人体所需元素俱齐,是因龙华一峰独秀,仍保持了原生态无污染,根据现有市场份额,龙华山泉开发前景可观。
双江地方民俗健康和谐向上,古老的山歌、地花鼓、民谣、武术美丽的传说,留传至今,双江的“滚灯车”、“锣鼓亭子”被长沙市政府认定为全市第一批“非遗”保护项目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民风民俗
滚灯车

滚灯车是一种生活习俗舞蹈,其制作及表演历史悠久,自明朝永乐年间就流行于庙会等祭祀活动,随着时代的变迁,逐步衍变为庙会、拜会、喜庆等活动。它的制作工艺独特、复杂,表演形式为音乐伴奏,曲牌多样,以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使它在音乐学、民俗学、体育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。
锣鼓亭子
锣鼓亭子是一种民间音乐。它的制作及表演历史悠久,自明朝永乐年间即流行于庙会等祭祀活动,随着时代的变迁,逐步演变为庙会、婚丧、喜庆等活动。
锣鼓亭子制作工艺独特复杂,表演形式为音乐、曲牌多样,对研究民俗、宗教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。锣鼓亭子表演形式灵活多样,可视性强,音乐古朴优雅,清丽委婉,深受听观众赞赏。
火龙
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异动物。它上能腾云驾雾,势冲九霄;下能翻江倒海,直抵幽冥。而且,其身能大能小、变化无穷。在传说中,龙集日月之精华,汇天地之灵气,具包容四海、吐纳百川之胸襟。龙居深潭,统驭四海,可以呼风唤雨。自古以来,在干旱之年,龙都是人们用来祈雨的神。
表演火龙时,舞龙人上下左右穿插,长龙翻滚盘绕,其饱满刚强的情绪,粗犷有力的动律和气势,突出地表现了人民勇敢无畏、富有拼搏腾飞的民族精神,令人以“龙的传人”而自豪。如今,火龙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特色旅游
龙华山

座落于长沙县双江镇,其高峰龙头尖为长沙、平江、浏阳三县(市)鼎足之地。
龙华山钟林聚秀,神奇古老,四季分明,风光无限。山脉沿双江镇自北、向东、往南绵垣起伏,为相邻三县的天然屏障,双江故为历史上兵家纷争之要塞,有湘鄂游击大队长吴文炳等287位长眠于此。
龙华山山峰海拔604米,为长沙县境内第一高峰,史书记载,龙头尖原名瑞云峰。为三县三脉之始祖,故又称其为少祖山,虽然从古至今历经实际的风雨沧桑,古老的文明仙境般的经典,神奇的人文景观,均渐渐地被无情岁月所淹没,而抖落于民间的美丽传说,也不断地给这颗高峰明珠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至解放前夕,龙头尖上已先后建成了五座庙宇。龙华山古老文明,历史悠久。自唐代以来,释家、道教就仰其峰高景秀,均造寺庙于峰峦,结缘于该山之灵气。龙头尖上五座庙宇中,其顶峰大庙为全石料建筑,没有砖瓦木等器材,始建于唐代,中殿保持至今。明朝武当山张三丰道长第三代弟子吴道人曾游方至龙头尖,俯仰群山,被其深藿仙禽互语、山巅奇兽跻攀所触,即在石庙中修起了太上老君、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等三尊石像,开辟了龙华道教庙堂,尔后僧道围绕该庙四周各建一庙宇,供奉了佛教、观音、真武祖师以及包公、雷神等神像,由于历代道士、僧人何地方群众的不断兴工建设,即形成了长、平、浏三县(市)边寨道释两大宗教的活动中心。五十年代由于破除封建迷信,龙头尖的庙均被拆除,五十年代由于破除民心,龙头尖的庙均被拆除,唯有顶峰石庙因建筑坚固无法拆卸而得以保存。九十年代,僧尼在该峰又恢复新建了一座观音庙,现在龙华山上又有了两座庙宇。
攀登龙华尖,装点瑞云峰,挖掘龙华人文景点,重复龙华历史壮观,再现龙华英姿飒爽,已成为近代双江人之梦想!
双江镇[湖南省长沙县] - 产业规划
农业

1、以市场为导向,科学调整结构:一是在团山、青山、龙石板村山脉一线,实施以杉木、楠竹发展3000万亩的高效经济林带;二是在农裕、大桥、双江、山笔村丘陵地带实施良种茶为主2万亩的生态种植带,三是全镇全面推进罗代大围子猪保种养殖,2020年出栏牲猪100万头以上,四是全镇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,到2020年达到15000亩。
2、实施农村推广,农业信息工程,以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,培养300名农村服务人员,积极引进和探索新、优技术,建立农技推广服务网、农业技术综合网、产品技术信息网。
3、盘活存量资产,培植农业龙头企业。我镇茶叶、牲猪生产已具备相当规模,利用现有三家茶叶加工企业,一家牲畜屠宰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,按照大规模高品质、高效益的原则,积极引进、培植农业龙头规模企业。
工业
1、进一步突出主导特色产业,大力发展以茶叶、肉食制品精加工规模企业,力争到2020年,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过6亿元。
2、逐步壮大已成熟的造纸、纸制品企业。2010年前投资2000万元,完成一期投放工程,工程竣工后,实现年产值过亿元,2015年前,投资5000万元,进行工期技改,力争2020年进行第三期技改,着力打造纸业集团,形成首批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。
3、借助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效用,发展配套产业,延长产业链,为开发区提供上下游产品。
4、扩大开放,优化环境,筑巢引凤,广泛招商,采取多种形式引资、引智、引技,不断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。
5、做大做强龙华山泉饮用水公司,力争2010年日产水量达到1000吨,保证社区生活用水、工业小区工业用水。
第三产业
1、以双江大市场为依托,建立长、平、浏三县(市)农副产品、小百货集贸市场,形成大人流、大物流的边关集散地。
2、到2015,商贸集散地逐渐成熟的基础上,筹建客运、货运汽车站。
3、以我镇产业和市场为导向,积极引导,加快发展文化娱乐、餐馆等第三产业,形成一个服务功能齐全,社会治安良好,环境优美的新兴社区。
4、因地制宜,发展农家乐休闲和旅游业